“为了练出稳定的手感,别人做一遍的实验,我私下自己用废弃的样品主动操作做三遍!”
“那一刻,我盯着屏幕突然笑了,之前的迷茫一下子被‘亲手揭开世界另一面’的兴奋冲散了。”
“那种‘用技术创造价值’的快乐,让我彻底爱上了这个专业。这些一点点攒起来的成就感,让我越来越确定:技能在手,未来就有无限可能。”
当陈滢玉穿着白大褂站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,调试着价值千万的科研仪器时,没人会想到,这个能精准制备100纳米级样品的技术员,曾因高考失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。
这个从河南化工技师学院走出的姑娘,用一把镊子、一台电镜,敲开了中国顶尖学府的职业大门,更撕开了社会对技工院校、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。
技工院校培养的不是“配角”,而是能在技术领域发光发热的“主角”;技工也不是“被定义的群体”,而是靠技能赢得尊重、靠努力改变人生的追光者。
2018年,查到高考成绩那天,陈滢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。
离本科线相去甚远,那个曾梦想考省内本科学生物的姑娘,突然觉得“人生轨道断了电”。“从小就被灌输‘考不上大学就没出息’,当时真觉得天塌了!”
既然分数不够本科,那不如选一条能实实在在学本事的路。
“正是这份‘不完美’的成绩,反而让我在选择技工院校时更坚定。”陈滢玉说。
陈滢玉始终记得,第一次到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电镜博物馆参观时的情景:许多高校捐献的各式电子显微镜并排而立,老师一边用VR演示仪器内部结构,一边笑着说,“这台设备和中科院实验室的型号一样,我们从大一开始就能上手,三年实操时长保底800小时,比很多本科院校的实验课还密集。”
陈滢玉盯着屏幕,脚步像被钉住了。
招生老师拍着胸脯的保证,成了她破釜沉舟的勇气。“只要肯练,我们会手把手教到能独立操作仪器以及样品制备。技术硬了,走到哪儿都有饭吃!”
“这种‘学了就有用’的感觉,正是我想要的!”陈滢玉最喜欢这种“入学即实操”的教学模式。
在很多人还把“上技工院校”当作无奈之选时,陈滢玉已经隐约摸到了另一条赛道的脉搏——这里不看分数标签,只论“手上功夫”。
谁的青春不迷茫?当信誓旦旦的决心回归枯燥难懂的课堂,陈滢玉的迷茫比实验室的雾气还浓,甚至产生了“要不要退学”的念头。
理论课上的“电子光学系统”“真空度调控”这些术语像天书;第一次练样品制备,镊子在手里抖得像筛糠,切片碎成渣。
陈滢玉说,上课记笔记记得手腕发麻,下课对着课本还是像看“外星文”。“当时真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块料儿。”

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学校详情,或者想预约实地参观校园,欢迎随时拨打我们的招生热线:0371-60255009。我们的招生老师会为您提供全面的院校介绍,并帮您安排校园参观。由于参观名额有限,建议您尽快联系我们,以免错过机会!

本文来源:
河南省大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https://www.hnszzxx.com/
本文标题:
陈滢玉|技工院校毕业能入职北大?我把别人嫌麻烦的细节熬成了本事!
本文地址:http://hgjs.hnszzxx.com/news/itemid-26089.shtml